【四技試題】
【D】01.假設Y=C+I,C=20+bY,I=Io,若投資增加5,使均衡所得水準增加50而提高至550,則原有投資Io為 (A)15 (B)20 (C)25 (D)30。[90商業]
Y=550–50=500
ΔY=ΔI×KI → 50=5×KI → KI=10
KI=1÷(1–b)
→ 10=1÷(1–b) → b=0.9
Y=C+I →
500=20+0.9×500+Io → Io=30
【D】02.假設某一國家沒有政府與貿易部門,而該國的消費函數為C=200+0.75Y(Y表示所得),投資為I=50;則 (A)儲蓄函數為S=-200–0.75Y (B)投資乘數等於5 (C)邊際儲蓄傾向等於0.75 (D)均衡所得水準等於1000。[91商業]
(A)S=Y–C=-200+0.25Y。(B)KI=1÷(1–b)=1÷(1–0.75)=4。(C)MPS=1–MPC=0.25。(D)Y=C+I=200+0.75Y+50
→ Y=1,000。
【C】03.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 (A)投資的邊際效率小於市場利率時,則投資會增加 (B)閒置資本若愈多,則加速現象會愈明顯 (C)所得稅率若愈高,則自發性乘數會愈小 (D)儲蓄增加,則有效需求會增加。[91商業]
(A)MEI<i,投資不利,減少投資。(B)閒置資本愈多,加速現象愈不明顯。(C)比例稅制的K=1÷(1–b+bt),t愈高,K愈小。(D)儲蓄↑,消費↓,有效需求↓。
【A】04.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 (A)當事前儲蓄大於事前投資時,國民所得會降低 (B)乘數原理在說明誘發性支出變動所造成均衡所得變動的倍數關係 (C)加速原理反映出投資主要是利率的函數 (D)資本產出比例愈小,加速原理的作用愈大。[92商業]
(A)S>I,表示AS>AD,廠商將減產,所得會降低。(B)乘數原理在說明自發性支出變動所造成均衡所得變動的倍數關係。(C)投資是所得的函數。(D)資本產出比例愈小,加速原理的作用愈小。
【D】05.某封閉經濟體系的國家,其邊際消費傾向(marginal propensity
to consume)為0.8,投資為$600億,政府消費支出為$500億,定額稅為$300億,若該國欲增加政府消費支出為$700億,所得水準則 (A)增加$700億 (B)增加$800億 (C)增加$900億 (D)增加$1,000億。[94商業]
KG=1÷(1–b)=1÷(1–0.8)=5。ΔY=ΔG×KG=200×5=1,000億元。
【B】06.關於加速原理(acceleration principle),何者正確? (A)投資增加的原因只是所得的增加額大於零 (B)投資是國民所得變動量的函數 (C)社會上有閒置資產時,則加速現象亦會出現 (D)投資增加引起所得的增加。[94商業]
(A)在未充分就業、生產技術不變及無閒置資本設備下,所得↑,消費↑,投資↑。(C)有閒置資產的加速作用會比較小。(D)加速原理是所得增加,引起投資增加。
【D】07.假設簡單凱因斯模型為Y=C+I,C=40+bYd,I=Io,其中Y為所得水準,I為投資支出,C為消費支出,b為邊際消費傾向,Yd為可支配所得;若投資支出增加3,使均衡所得水準增加30,則邊際儲蓄傾向(MPS)為 (A)1 (B)0.9
(C)0.2 (D)0.1。[94商業]
ΔY=ΔI×KI → 30=3×KI → KI=10。KI=1÷(1–b) → 10=1÷(1–b) → b=0.9。MPS=1–b=1–0.9=0.1。
【A】08.在無政府及國外部門的簡單凱因斯模型中,Y為所得,I為投資支出,C為消費支出,S為儲蓄。假設儲蓄函數S=-300+0.4Y,均衡所得為1,200,請問下列何者為真? (A)投資支出為180 (B)消費函數為C=300+0.2Y (C)投資乘數為1.67 (D)邊際消費傾向為0.4。[97商業]
(A)利用均衡所得決定式I=S解I → I=-300+0.4×1,200=180。(B)C=Y–S=300+0.6Y。(C)KI=1÷(1–b)=1÷0.4=2.5。(D)MPC=1–MPS=0.6。
【C】09.假設有一投資計畫,資本財購買成本為3,000,使用年限為兩年。此項投資預計第一年收益為2,400,第二年收益為1,440,請問該計畫的投資邊際效率為多少? (A)10% (B)15%
(C)20% (D)25%。[107商業]
3,000=2,400÷(1+MEI)+1,440÷(1+MEI)2,MEI=20%
【D】10.在包含政府部門的凱因斯模型中,若消費函數C=a+b×Yd,Yd=Y–T,C為消費、Yd為可支配所得、Y為所得、T為租稅、I為投資、G為政府支出、Yf為充分就業所得、MPC為邊際消費傾向、MPS為邊際儲蓄傾向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若MPS=0.2,則投資乘數為1.25 (B)已知I=30、G=10、T=20且均衡所得=520,若a=180,則政府支出乘數為2 (C)若a=50、b=0.8、I=20、G=10、T=10、Yf=400,則膨脹缺口為8 (D)若Yf=720、均衡所得=800、MPC=0.8時,租稅增加20可達到充分就業。[110商業]
(A)KI=1÷MPS=1÷0.2=5。(B)Y*=2×[180+30+10–0.5×20]=420。(C)Y*=1÷(1–0.8)×[50+20+10–0.8×10]=5×72=360,緊縮缺口=(400–360)÷5=8。(D)ΔY=-80,充分就業,(1)減少G=-80÷5=-16,(2)增加T=ΔY÷KT=(-80)÷(-4)=20。
【D】11.假設Y =
C + I + G,C = a + bYd,Yd = Y - T,I = I0,G = G0,T = T0,其中,Y為國民所得,C為消費,I為投資,G為政府支出,a為自發性消費,b為邊際消費傾向,Yd為可支配所得,投資為固定常數I0,政府支出為固定常數G0,租稅為固定常數T0,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投資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呈反向變動 (B)政府支出乘數等於邊際消費傾向的倒數 (C)政府租稅乘數等於邊際儲蓄傾向除以邊際消費傾向 (D)平衡預算乘數等於政府支出乘數加上政府租稅乘數。[112商業]
(A)投資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呈同向變動
(B)政府支出乘數等於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
(C)政府租稅乘數等於KG = -b / (1 - b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