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-4.1缺口(Gap)
凱因斯總需求等於總供給分析法中,AD=AS決定的實際均衡所得Ye(Y*),不一定是充分就業的均衡所得Yf,因為實際總需求與充分就業下的總需求未必相等。兩者差距會產生缺口(Gap),可分為膨脹缺口與緊縮缺口。 |
14-4.1.1膨脹缺口(Inflationary Gap):又稱為擴張缺口
意義 |
在充分就業的均衡所得下,社會實際的總需求大於維持充分就業的總需求,其超過部分稱為膨脹缺口。 |
公式 |
膨脹缺口=產出缺口(Ye–Yf)÷乘數K 產出缺口ΔY=膨脹缺口×乘數K |
圖示 |
|
影響 |
![]() |
對策 |
1.增加稅收T↑。 2.減少政府支出G↓。 3.減少消費C↓。 4.減少投資I↓。 5.採平衡預算,同時同額減少稅收與政府支出T↓=G↓。 6.增加進口M↑。 |
14-4.1.2緊縮缺口(Deflationary Gap):又稱為衰退缺口
14-4.2節儉的矛盾(Paradox of Thrift)
14-4.2.1節儉的矛盾
提出者 |
凱因斯(John Maynard Keynes) |
|
意義 |
在未充分就業的社會,若自發性儲蓄增加,將造成消費減少,商品滯銷,存貨增加,廠商會減少投資,使失業增加,國民所得減少,導致儲蓄未必增加,甚至減少的現象。 |
|
投資 |
自發性投資 |
誘發性投資 |
圖示 |
||
說明 |
I=I0,投資線為水平線。 儲蓄增加S1→S2 所得減少Y1→Y2 投資不變E1Y1=E2Y2 儲蓄不變E1Y1=E2Y2 |
I=I0+iY,投資線為正斜率。 儲蓄增加S1→S2 所得減少Y1→Y2 投資減少E1Y1→E2Y2 儲蓄減少E1Y1→E2Y2 |
備註 |
1.節儉的矛盾,只發生於短期有效需求不足時,長期充分就業時不會發生。 2.節儉的矛盾不適用的情況: (1)充分就業國家,產能已充分利用,多消費會造成通貨膨脹。 (2)產能不足國家,應提高儲蓄率,加速資本累積,提升技術水準,以增加總供給。 |
14-4.2.2節儉的評價
觀點 |
古典學派 |
凱因斯 |
評價 |
節儉是美德 |
節儉是罪惡 |
假設 |
充分就業為常態 產能不足 |
失業為常態 產能過剩 |
方法 |
投資儲蓄理論 |
投資等於儲蓄分析法 |
結果 |
儲蓄增加,可貸資金增加,利率下降,投資增加,所得增加,失業減少。 |
儲蓄增加,投資減少或不變,失業增加,所得減少,儲蓄減少或不變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